美国人常说:你可以随便骂总统,但绝不能怠慢你的老板。老板形形色色,有的很有才干,但咄咄逼人;有的才能平庸,但擅长权术;有的面目和善,但出手如同武侠人物的‘化骨绵掌’,让人压力重重,不得舒展。然而,老板就是老板,高度决定视野。你必须把老板当成客户:首先是尊重与服从的态度。下属看到的是一个点,而老板会看到一个面。认为老板愚蠢的员工是最愚蠢的,千万别滥发“如果我是他/她就如何如何”的感慨,因为你有这样的心理正是你目前为什么还没有成为他/她的缘由!
我无意让你时时刻刻无条件地顺从老板。因为,如果你永远都同意你老板的意见,你们两个中必有一个是多余的。认同、支持老板是基本信念。有分歧、有冲突时先默念一遍这个信念再开口讲话或者采取行动。
自动自发地帮助老板是天职
帮助别人就是帮助你自己。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邀请来做访问学者的Alan说:“The bestform of selfishness is unselfishness.”(自私的最好表现形式是无私。)Alan是我大学时的同学,35岁时成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终身教授,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,典型的中产阶级人生观与生活方式。他的哲理简单明了,但足够受用一生。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,若能坚持不懈地奉行帮助他人、成就他人的心理取向,我们身边将不再有“令人头疼的人”。
不是说“善有善报”吗?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的时代,每个人都渴望在第一时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还没怎么投入就期待回报了。对老板,我们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、精力、智慧去帮助他们完成任务,达成目标。需要一点耐心,尽管这边有“超女”的诱惑,那边有Google神话的刺激,职场里我们需要稍安勿躁。都说.com时代容不得我们欣赏荷塘月色了,真的吗?
尽职尽责才是出路
雇佣合同是一种契约,公司、老板承诺为员工提供工作环境与从业机会,定期付酬;员工则要敬业爱岗,做好本职工作;一旦签署了合同就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。我们已经讨论了态度、信念等基本问题:认可老板,帮助老板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?尤其是面对“不可理喻”、“变本加厉”的老板?
这关乎我们的能力。人人都有天赋,如果你足够幸运地从事你擅长的职业,又遇上与你性情相投的老板,恭喜你了!好好珍惜吧,尽全力让好景持续。不然的话,就得费心经营了。所幸的是,应对的习惯、素质、能力是可以塑造并持久有效的。第一个成功登上珠峰的女性在谈到所谓的成功素质时说:“没什么,就当同伴们进入梦乡时,我们在努力。”每个老板都会青睐勤奋、敬业的下属,即便他们很难缠。记住,他们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,他们需要下属协助他们完成任务,作为员工必须谨记这个核心需求并为之努力。
当然,所有的业绩评估都是软性的,无不打上了评估者个人观念与看法的烙印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印象”。老板也是作为生物体的人,其思维、决定首先是感性的(Emotional),然后才是逻辑的(Logical)。除了埋头苦干,还得定期获得老板的反馈与指点,回避是不行的。他/她没空永远不能成为你不找他/她的借口。那他/她不理我们怎么办?自醒呀,因为“老板永远是对的”!
你不必认同老板的个人价值观
当下属好像很倒霉,全是服从、勤奋、尽职尽责的劳顿之苦:殊不知,老板们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,他们也是某些人的下属啊!工作要敬业但不是生活的全部,老板很重要,但只是职业旅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永恒。工作关系是专业的(Professional),无关乎个人的(Personal)。与老板的关系是关联而独立的。
我曾经效力的一位老板酷爱骑马、驾车探险。每逢周末或假日必呼风唤雨,以“经理会议”为名,聚会到郊外甚至塞外“撒野”。个人的性情爱好所致无可非议,理应受到尊敬与喝彩。无奈我生来孤僻,懒惰成性,工作之余只想撂下挑子,蜷缩在家啥也不干。开始几次被通知时,我挣扎良久,不去吧,好像“徘徊在心门之外”,进不了老板的核心层;去吧,实在心不甘,情不愿;最终,横下一条心:不去。三次之后,组织者不再叫我了,大家形成了共识:这人不爱玩儿,不用叫她了。怎么弥补与老板的“疏离”状态呢?帮他做好事情,他聘请我不是要我随他骑马、驾车游玩的,而是出色完成本职工作。定期安排请示,汇报的机会与沟通。虽然我信奉无欲则刚,也不能犯“分不清大小王”的低级错误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