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,老公辞职自学法律,终于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,接着幸运地被业内知名的马律师招为助理。
马律师对他说,“你不是法律科班出身,不如利用当助理的三年时间,再读个法律硕士。在学校里,你可以学到理论知识、建立人脉关系、获得硕士文凭。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就用我这里现成的案子来做,这样你又可以获得实战经验,这也算是‘搂草打兔子’,一举两得的事!”
老公不仅听从了马律师的建议,而且还注意到,“搂草打兔子”正是马律师成功的诀窍之一。他在做一件事的同时,总还想着能不能捎带做点别的。别人做一件事有一个收获,他则做一件事有两三个收获,长期积累,自然成了业内翘楚。老公将这个诀窍运用到工作中,收获也不小,发展很迅速。
后来,我也学到了这一招。身为一名家庭主妇,离不开洗衣做饭抹桌子擦地,以前做这些活时,眼里脑里就是这些活或者更多的活,结果越干越烦。自从迷上写作以后,我发现,家务劳动跟构思文章,简直是“搂草打兔子”的绝妙组合。平时坐在电脑跟前想写东西,结果是手不由自主地点开各种网页,视线被新闻、博客、报纸副刊的文字所占据,东瞅瞅西看看,时间很快过去了,写作的思路一点没有。
而做家务时,手在忙,脑子却极闲,于是浮想联翩,忽然灵感的火花一闪,一个思路就出来了,紧接着再构思一些小细节,一篇文章就成型了。等做完家务,一气呵成写在电脑上即可。而此时的家务活,因为有了内心的愉悦,也不再让人烦恼。发现这个最佳组合的绝非我一个,在韩国,编剧地位很高,且90%以上的编剧是家庭主妇。对家庭、友情和爱情等主题的感受,没有人比家庭主妇体会得更深刻,这些不甘寂寞的“阿祖妈”们撑起了韩剧半边天。
我认识的一个文友,是个粮油店的老板娘,她将看店的闲暇时光用来读书、写文章。她虽然只有中专学历,但是,十年磨一剑,寒光比莫邪。如今,每月都能发稿四五十篇,稿费收入足够家庭日常开销。钱倒在其次,关键是人的气质得到了提升,生活品质得以提高。
其实,“搂草打兔子”的招数很多人都在用,比如毕淑敏,她既是医生,也是作家、心理咨询师,这几种身份的相通之处在于对人的关注。医生关注人的生理病痛,作家关注人社会关系上的问题和痛楚,心理咨询师关注人心理和精神的痛苦。三者既有自己的独立领域,又互相贯通互相影响,这三种职业的发展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。
我在护理学院当老师,学生毕业以后,经常问到我职业规划的问题。我也将“搂草打兔子”的经验传授给她们。小慧毕业后,去了深圳一家精神康复医院工作。我建议她一边工作,一边报班学习心理咨询师的课程。这不仅对她现在的工作有帮助,而且等到年龄大了,不适合从事辛苦的临床一线护理工作,那时随着阅历增加,人生经验丰富,还可以专职去做心理咨询师。男生阿良很活跃、擅长人际交往,我建议他在做好手术室护士的同时,学习一些医疗器械的使用、维修、经销等知识,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多准备一条出路。
下班回来,路过菜市场,视线被烤红薯的香味吸引过去。那家卖烟酒的杂货铺,每年冬天都在门边架个铁炉子烤红薯。既取了暖,又吸引了顾客,这也是“搂草打兔子”的一个版本。还有形容农村媳妇泼辣能干、一心几用的俗语——“脚拉着火,手擀着面,胳臂肘子捣着蒜,两眼看着鸡下蛋”——这个就更绝了,没点武功基础还真不行。